送泰州博何道充

送泰州博何道充朗读

通州广文何道充,和气可挹如春风。四载泠泠振铎声,至今闻者开盲聋。

此风传播自扬泰,欲得师者人人同。鹿门文选知在扬,补之泰州从众公。

何君义气更喷薄,生死交情不改矱。安溪倾盖始定交,临死后事以相托。

君之高义激秋云,携丧并子同南舶。教子全丧谢九原,略无难色见然诺。

嗟嗟世上平生交,临难反眼若不识。临难反眼若不识,闻君之义宁无怍。

始知动人自有本,知本可与共圣学。愿君充此恻隐端,优与诸生入圣门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 ...

湛若水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结绳时远,众口喁噞。载声于腕,墨深管铦。陷文不顾,甘谀乐疢,讳疾忘砭。

谁能响迩,或恐扬燖。宜彼金人,铭背三缄。

()

五采斓斑好毛羽,金沙石砾映毰毸。

我无御史西台望,安用一双鸂鶒来。

()

凄凉遗迹洛川东,浮世荣枯万古同。桃李香消金谷在,
绮罗魂断玉楼空。往年人事伤心外,今日风光属梦中。
徒想夜泉流客恨,夜泉流恨恨无穷。

()

村落枹鼓起,城楼刁斗频。畏涂深虎豹,行路入荆榛。

故老人人怨,烽烟处处新。桃源容客棹,属意武陵春。

()

美如西子离金阙,娇似杨妃倚玉楼。

犹把琵琶半遮面,不令人见转风流。

()

人多物外役,而我独无营。浩浩复落落,湖山注夙情。

因之不适俗,壮心淹老成。园林聊日涉,守拙若硁硁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