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春夜月 重至西泠

湘春夜月 重至西泠朗读

为梅花,天涯曾载愁归。渐换满眼芳情,都与浸春卮。

一枕渡头清磬,送贺郎老矣,忍解相思。剩断弦离席,残妆怨粉,留点歌眉。

极恨别后,参差旧约,迢递佳期。泪掩珠尘,长梦见、玉楼波暖,银烛春迷。

东风欲谢,趁艳阳、重写乌丝。但恨处,算作吟遍了,沙边渚外,还有人知。

陈方恪

陈方恪(1891—1966)字彦通,斋号屯云阁、浩翠楼、鸾陂草堂。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陈三立第四子,陈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称其为“陈家老七”、“彦老七”。光绪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。受家学影响,从小习诗词文章,传承散原老人文脉。师从陈锐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郑文焯、陈衍、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,诗名在其兄陈衡恪、陈隆恪、陈寅恪之上。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,名士气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“金陵最后一个贵族”。 ...

陈方恪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词林鸟归凤,千载想斯人。恩向汾阳重,情连云梦亲。

少陵非匹敌,小谢契精神。甚矣吾衰也,时无贺季真。

()

登高未用怀郪县,少异谁能识孟嘉。岁岁青樽常有酒,年年黄菊未逢花。

分将默坐更搜句,肯以衔杯当饮茶。且莫凭栏伤极目,人间秋日易西斜。

()
弘历

当年阶下有丰碑,持去谁将镇石为。闻是椓人留姓氏,长绳百尺拽诚宜。

()

佳节无端动旅愁,明河遥看渡牵牛。九州儿女穿针夜,四海词人折桂秋。

郢曲喧传绝域外,凯歌听唱大刀头。时平不废防边略,铁笛寒声隐戍楼。

()
黄松鹤

三生花草梦苏州,忍说挑灯为应酬。避席畏闻文字狱,人间无地署无愁。

()

阴阴江树绿如帷,春尽天涯送客归。芳草独迷蝴蝶梦,落花先遣伯劳飞。

风回极浦孤帆转,月出平沙远火微。曾几别离成老大,途穷心事莫相违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