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国未千里,离家已再旬。丹心恒恋阙,白首更辞亲。
怀璧常贻训,捐金讵得邻。抱冤非忤物,罹谤岂由人。
不滥辞终辨,无瑕理竟伸。黻还中省旧,符与外台新。
塞上同迁客,江潭异逐臣。泪垂非属岘,肠断固由秦。
岁月行遒尽,山川难重陈。始知亭伯去,还是拙谋身。
至桃林塞作。唐代。崔湜。 去国未千里,离家已再旬。丹心恒恋阙,白首更辞亲。怀璧常贻训,捐金讵得邻。抱冤非忤物,罹谤岂由人。不滥辞终辨,无瑕理竟伸。黻还中省旧,符与外台新。塞上同迁客,江潭异逐臣。泪垂非属岘,肠断固由秦。岁月行遒尽,山川难重陈。始知亭伯去,还是拙谋身。
崔湜(shí)(671年-713年),字澄澜,定州安喜(今河北定县)人,唐朝宰相,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。户部尚书崔挹之子。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,进士及第,曾参与编纂《三教珠英》,先后依附于武三思、上官婉儿,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。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,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。唐中宗驾崩后,崔湜依附韦皇后,改任吏部侍郎。唐隆政变后,他又依附太平公主,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,并进中书令。开元元年(713年),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,崔湜被流放岭南,途中被赐死。时年四十三岁。 ...
崔湜。 崔湜(shí)(671年-713年),字澄澜,定州安喜(今河北定县)人,唐朝宰相,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。户部尚书崔挹之子。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,进士及第,曾参与编纂《三教珠英》,先后依附于武三思、上官婉儿,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。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,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。唐中宗驾崩后,崔湜依附韦皇后,改任吏部侍郎。唐隆政变后,他又依附太平公主,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,并进中书令。开元元年(713年),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,崔湜被流放岭南,途中被赐死。时年四十三岁。
即事。元代。项炯。 江南水阔疑无地,汉北风高忽似秋。鸿雁定应惊悄悄,麒麟何许泣幽幽。步兵阮籍唯耽酒,隐士庞公不入州。敢餍朝盘惟苜蓿,封侯浑是烂羊头。
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。宋代。苏辙。 娶妇山中不肯留,会朝山下万诸侯。古人辛苦今谁信,只见清淮入海流。
送友东归。元代。周权。 东华厌逐软红尘,一见潘郎兴味真。落落孤松霄壑志,昂昂野鹤水云身。关山客梦三更月,驿路梅花十里春。谁唱渭城朝雨曲,坐中愁绝未归人。
暮秋感怀。明代。于谦。 重阳节后北风多,景物萧条可奈何。叶带寒声风外落,雁随霜信月中过。愁来万事纷如结,老去孤忠耿不磨。偷得浮生片时暇,凭阑搔首且吟哦。
题贤女铺。宋代。罗愿。 许嫁女始字,昔人良所钦。此身有所属,安得强委禽。嗟哉乃翁愚,弃盟欲重寻。死生还复合,世谓遂初心。谁知彼寒女,义烈动芳襟。顷来已一惭,厚愧方在今。正性不负物,临流殒千金。我来吊丛祠,目眩寒潭深。凄凉一川上,行客闻知音。